發布時間:2019-10-30瀏覽次數:2322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明確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的國家戰略。黃河流域范圍覆蓋我國9個省區,流域面積約75.2萬平方千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帶,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黃河流域素以生態環境脆弱聞名,當前面臨著生態空間保護壓力巨大、水土流失問題嚴重、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缺乏協同等突出問題。因此,黃河流域各省區一定要抓好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共同保護,協同治理,將生態保護與建設融入到黃河流域建設的全過程。
積極構建黃河流域生態管控體系。黃河流域生態管控必須創新政府管理體制,科學劃定各類生態紅線,完善生態法治。要根據黃河流域的國土空間狀態、生態環境狀況,劃定黃河流域生態紅線,以構建綠色生態屏障為核心、加強建設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區為重點,充分發揮水土保持、涵養水源、防風固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區域,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區域劃進生態紅線的保護范圍,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詳細制定生態紅線的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實行生態紅線保護問責機制。嚴守生態紅線,筑牢生態安全底線離不開完善的法治作保障,對已有法律法規保障的生態紅線,要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對未有法律法規保障的生態紅線,必須加快推進立法步伐,使這些生態紅線得以保障。在國家制定保障生態紅線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黃河流域各省區應結合本省實際情況細化落實,制定保障生態紅線的地方性法規,對突破生態紅線行為,必須加大懲處的力度。同時,還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涉及生態保護和建設相關的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健全生態環境行政執法管理和執法監督檢查等制度。
加快健全黃河流域生態協同治理長效機制。黃河流域地跨多個省區,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必須促進黃河流域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等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生態治理,多地區、多主體、多機構和多部門之間相互協同,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參與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大格局。當流域內各地的發展利益同黃河流域協同發展利益之間產生沖突時,各地之間的協同便顯得尤其重要了。必須強化治理主體的協調意識,使其根植于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的考量,運用多種手段妥善處理各種關系,使跨區域、跨部門的競爭轉化為合作。這就要求必須建立健全黃河流域相關生態信息披露和溝通機制,做到流域內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過程公開透明。還要重視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等高端生態文明建設智庫在生態協同治理方面的話語權建設,我國一些包括人口政策、戶籍制度等在內的政府重大決策改革實踐已經充分驗證了高端專業智庫對于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作用。還要重視利用遙感和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黃河流域生態相關數據信息數據庫。借助大數據有效驅動流域內產業主導功能區規劃升級,建立全面的生態環境評估系統,實時監測自然資源動態和生態環境變動情況,從不同角度對生態環境效益進行評估,構建以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建設為中心的綜合評估系統,高效服務生態協同治理的目標。最后,還要建立健全黃河流域多省區聯動的生態責任監督問責機制,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能夠達成。
切實加強黃河流域生態功能區建設。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定,實施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并將其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要盡快編制并實施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規劃,黃河流域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但是黃河上、中、下游生態環境狀況的差距很大,必須區別對待。黃河上游要以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功能區為重點,以提高涵養水源能力為目標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黃河中游要著力抓好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晉、陜、蒙、甘等省區在自然條件允許的地方可以大力建設旱作梯田、淤地壩等,既減少了水土流失,又發展了農業生產,在原生態系統地區要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以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對于水污染嚴重的支流,相關省份要下大力氣進行治理。由于黃河進入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河段主要為地上河,黃河下游主要就是要做好黃河三角洲濕地的保護和建設,提高生物多樣性,促進黃河生態系統。通過對黃河流域的山、水、林、田等國土空間的保護和建設進行規劃,明確不同種類空間保護和建設的具體措施,加強黃河流域綜合生態系統治理,推進黃河流域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農田和濕地凈化等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使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要保護和建設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必須促進流域內各省區共同保護、協同治理,同心合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建設新局面。
轉自《學習時報》
010-53608679